7月1日,东方城乡报A6科教卫生版报道了学院首届五四班毕业生顺利签约光明食品集团五四有限公司。具体报道如下:
农林学院首届五四班毕业生顺利签约光明食品集团五四有限公司
校企合作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
五四班的培养模式具有“五个共同”的鲜明特色,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共同开发教学内容、共同评价和监控教学质量、共同负责顶岗实习和就业,并让学生经历“五轮工学交替”,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能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记者 杨清悦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已经来临,或许仍有不少毕业生还没决定未来的路怎么走,但对于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五四班的毕业生来说,他们需要考虑的只是如何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提升自己。6月27日下午,农林学院举行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会,作为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班的首届毕业生,15名五四班的同学与光明食品集团上海五四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就业协议。
记者了解到,此次举行的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会,也是为五四班同学们特别举行的毕业典礼。五四班是农林学院的第一个校企合作“双主体”班,在其影响下,学院近年来又陆续开设了“荷斯坦班”、“光明米业班”等9个“双主体”班级。据农林学院院长魏华介绍,五四班的培养模式具有“五个共同”的鲜明特色,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共同开发教学内容、共同评价和监控教学质量、共同负责顶岗实习和就业,并让学生经历“五轮工学交替”,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能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去年,农林学院的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荣获了第五届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韩堃是五四班的班长,面对记者,他回忆起三年来的学习实践生活仍然记忆犹新。“由于专业性质,三年来,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炎炎夏日,我们都经历过。可以说,烈日晒去了同学们的懒惰,雨水洗去了同学们的娇气,作为即将正式踏入农业战线的年轻人,我相信五四班的我们比同龄人更能吃苦。”韩同学表示,成为五四公司的正式员工后,一定会将公司利益放在首位,珍惜机遇,不断成长。
据悉,“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企业量身定制教学内容,且学生在实践阶段就已经享受准员工待遇。由于目前不少涉农企业在技术性人才上出现较严重断层现象,所以企业希望通过与高校合作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即企业和学院共同规划和组织“校企双主体”培养试点班的招生、教学、学生管理、实习实训、学业评定等。五四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市农工商现代农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总农艺师顾巧英告诉记者,她非常认同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三年,五四班的学生在冬寒夏热的艰苦实训条件下表现都很好,实习过程中,学生们都得到了我们公司带教老师的细致单独指导,真正做到了使农业技术从纸上学到了手上。相信这首批毕业生将来一定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重要的作用。”